产品展示
解决方案

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010-51668966
客服热线:400-888-6298
24小时服务热线:010-5166896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六街康得大厦
网站:www.rdtcom.com

您的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正文

IDM国土耕地监管平台方案

一.IDM国土耕地监管平台方案

1643105332(1).jpg

1.2主要需求

耕地管理建设目标:

1、是遥感、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土地变更调查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的集合;

2、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共同构建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集成耕地保护事务处理功能,面向政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和耕地保护相关业务应用,实现业务的快速定位和处理,提高耕地保护工作的效率。实现智慧耕地大数据管理,以自然资源大数据为基础,实现多源、异构、多年度、多尺度的各类耕地相关数据的“一体化”集成管理与共享,实现数据资源查询、展示、更新、配置、维护及其他管理功能;

3、加强耕地保护监督,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构建耕地保护监测监督的业务专题,包括耕地状况监管、永久基本农田监测监督、耕地目标考核、占补平衡监管、设施农用地监管、土地征收监测监管等等专题,并在应用中不断进行扩展和深化。

4、丰富耕地保护相关信息服务功能,建设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耕地保护专题和微信公众号耕地保护专题,提升耕地保护管理业务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能力。

1.GIS平台及耕地保护办公OA系统

耕地保护数据入库上图。管理责任网格划分,网格管理体制设置,耕地基础数据库的各项操作。

2.耕地管理物联网设备

包括耕地监控摄像头、耕地卡口摄像头、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传感器、灌溉设施污染监视传感器。

3.耕地巡检系统:车辆巡检指挥车,网格员巡检APP,巡检检测设备

巡检车辆用户定期巡检、抽查、快速反应等。网格员APP用于日常巡查的标准化作业。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区域测量、土壤成分测量、水体污染测量等。

4.任务派单跟踪管理系统

实现对事件处理任务派发、跟踪、督办等;

工单管理:接单、派单、工前/工后状态汇报、验收

也包括对耕地管理设施的维修等,及对公共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5.指挥调度系统与应急管理

提供对耕地管理队伍的一键调度等信息收发,以及根据事件位置快速查找调度资源。也包括对各种预案的管理和匹配发布等。

6.大数据处理与BI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采集耕地管理大数据,包括对图像信息的AI识别和格式化存储。包括引接其它系统的信息。通过分类整理进行展示,支持对某一分项数据的进一步下探挖掘。

二.耕地管理GIS平台与OA办公管理

2.1.1 GIS地理信息平台与耕地管理图层

数字网格管理系统是运用空间网格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嵌入式地理信息引擎技术、以耕地创新管理业务为依托建设而成的信息系统。

包括:

1、GIS基础信息平台,一般耕地管理使用2维GIS系统即可,运行速度快

2、GIS管理基础部件库,如道路、线杆、数目、池塘、水渠、水井等

3、管理资源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人、地、事、物、情、组织的信息库

4、管理网格划分,包括创建、查询、报警、删除等

5、部件、事件关联处理、与上报、派单处理

6、视频图像遥感的标注、查询等

2.1.2 GIS地理信息平台与耕地管理图层

基础功能:

GIS可视化管理平台是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实现GIS地图、物联网感知数据展示、基础数据资源信息展示、巡检巡更信息展示、人车等定位信息显示、图层管理、视频监控、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等功能,通过GIS可视化管理平台可全面掌握耕地管理区域等所有相关的物资、基础设施、车辆、环境等所有实时信息,给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和辅助决策依据。

 

2.1.3 GIS平台操作

1.地图操作地图放大:按用户所选图形区域放大地图显示。 地图缩小:按比例缩小用户所选图形区域。 地图漫游:移动图形显示区域。 全图显示:显示地图全部区域。

2.空间测量系统提供空间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点坐标、线段长度和区域面积。

3.图层管理系统数据以图层目录的形式进行管理,用户可以控制图层是否显示。

4.三维浏览结合全市海量基础地理数据,建立了全市范围真实直观的三维场景,系 统可实现全市基本农田及整治项目的三维可视化浏览。

5.对比浏览系统提供对比浏览功能,用户可以对比浏览多期遥感影像,直观展示项 目建设前后土地变化情况。

6.坐标定位系统提供坐标定位功能,用户输入坐标可以快速定位到对应位置。

 

2.1.3 GIS平台

  

 

2.2.1 耕地管理办公OA系统

1、后备资源数据

2、立项信息

3、实施信息

4、验收入库信息

5、后期管护核查信息

6、指标交易信息

7、自然资源一张图

8、遥感影像服务

       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办公子系统,实现 OA办公与 GIS监管的有效结合,包括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入库、指标调剂等流程的管理,主要模块包括个人办公信息,拟件箱,草稿箱,待审箱,已办箱,退回箱等

2.2.2 耕地项目动态监管子系统

1.查询定位子模块:

系统可以分别按照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进行查询,可以根据项目名称,项目位置,时间,下达机关,验收单位等信息进行查询项目信息, 查询结果可以定位到地图上,可以查看项目周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统计分析子模块

包括分区统计,分年度统计,各类资金情况统计,可以根据项目数量,规模,资金,工程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可以从宏观上掌握各个地区,项目的 数量和进展情况,可以通过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统计图表的形式进行 展示。

3.数据资源管理子模块

项目计划数据、项目验收数据等项目备案数据管理,历年土地利用现状管理,永久基本农田管理,耕地质量等级管理,管制区管理,历年的影像数 据管理。

4.项目图斑分析子模块

按照上报的项目区坐标信息,进行叠加新增耕地、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利用现状、永久基本农田、耕地质量等级、管制区等专题数据进行图斑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图斑。

5.项目备案子模块

根据国土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2013年版)”标准要求,开发土地整治项目备案子模块,实现项目的定期备案、审核功能。所有项目应先通过项目备案子模块进行备案,审核通过后,再通过数据导入接口,直接将项目信息备案至国土资源部系统

 

2.2.3 后备资源管理子系统

分为耕地后备资源管理,储备项目管理等模块,根据后备资源库实现对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分布情况等进行统一管理。

2.2.4 耕地占补平衡监管子系统

对耕地的占补平衡进行流程审查和监测。通过耕地占补管理,用户可以掌握项目的坐落、面积、新增耕地情况,建立耕地储备库与后备资源库;同 时建立并细化建设用地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方案模型,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的模式,实时自动计算耕地开发地块的剩余可补充面积,及时掌握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有效避免了补充耕地项目的重复开发以及重复补充的情 况发生

 

三.耕地网格化管理

3.1 耕地网格化管理内容

1、各级网格组织结构划分

2、各级网格长职责:国土所、巡检执法队、基层监督单位

3、日常巡检工作流程,及巡检的精细化管理

4、物联网技术巡检管理,摄像头顺序巡检、无人机巡检

5、网格物联网检测(摄像头),GIS、网格报警联动

6、事件上报流程,及派单管理流程

7、网格大数据统计管理

最基层网格解决本网格问题的工作流程(可以是本网格主动发现的问题的未诉先办。和12345平台派送来的事件,来诉即办派单管理)。

如在规定的时限内不能解决则系统自动把事件上报到上一级网格。

3.2 耕地网格化管理—各级网格长职责

       一级网格长职责(乡镇街道):1、对网格区域内耕地保护、用地监管、违法违规用地整改负总责,对发现的土地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要组织查处和纠正;2、乡镇政府发挥执法主体作用,及时组织拆除违法违规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占用和破坏的耕地进行复耕;3、组织相关部门对网格内发生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和破坏耕地案件进行督办,确保每宗案件查处到位、处理到位、执行到位;4、督促美好乡村建设中建新与拆旧工作的实施;

       二级网格长职责(行政村与社区):1、加强耕地保护和制止查处违法用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网格内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2、认真落实网格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制止各种非农业建设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3、负责网格内土地利用情况的日常巡查和动态监管,尤其对网格内违法建窑和非法取土等破坏土地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4、定期向乡主要负责人报告,对破坏耕地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对网格内违法违规建设依法进行拆除,并督促落实复耕;5、及时向一级网格负责人报告辖区内重大违法违规用地和破坏耕地案件,并做好相关工作;6、指导和监督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建新与拆旧实施工作。

       三级网格长职责(基层网格员与巡检执法队):1、对网格内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动态巡查,及时发现违法用地、建设等行为;2、对巡查发现的网格内违法用地、违规建设等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3、对劝阻和制止无效的,要立即向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报告;4、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中建新和拆旧工作,确保年度占补平衡;5、负责本辖区耕地保护工作;6、负责本辖区内的基本农田标牌、界桩管护工作,在三级网格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将网格延伸到组、户,落实到人;7、对巡查发现的网格内违法建窑和非法取土、采砂等破坏土地的行为进行制止,及时向乡负责人报告巡查情况。

 

3.3 耕地管理物联网系统信息模块

1643106994(1).jpg

 

3.3 耕地管理物联网信息流程

图片11.jpg

IDM系列物联网服务平台,提供基于物联网协议传输的音频、视频、数据的传输、融合、数据分析、和发布展示。

IDM物联网平台支持将通信服务器部署到互联网和私有云上。支持使用VPN协议。

对于普通的企业物联网可以采用传统的数据库存储数据,对于数据量及较大的企业必须使用大数据数据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治理,统一量纲、统一采集时间,通过影子服务器的方法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对大数据的管理应用通常采用场景定制的管理模式。

 

3.3 耕地管理巡检模式

1、网格员、巡检员APP巡检

2、耕地监控摄像头顺序巡检

3、无人机巡检、巡检车辆巡检

4、公众小程序扫码上报,用于群众监督上报


3.4 耕地视频监控建设

视频监控网具有实时、直接、不间断、远程可控等特点,可弥补执法车巡查、卫星遥感在执法监察方面的不足

1、摄像头

(1)4G/5G摄像头:适合不容易架设线路的田间,可以使用风光互补供电,

(2)3个方向枪机摄像头共用一个4G/5G传输,或者为1台球机。80W太阳能板,40AH锂电池,阴雨天可以工作2天

(3)5MP高清镜头,远程变焦枪机

(4)5MP高清,球机

2、远距无线网桥传输

3、光纤线路(运营商光纤、政府自建光纤)

4、AI视频格式化处理:具有作业区域入侵告警、物品倾倒遗留告警等AI识别功能

5、智慧电线杆

集电力、光纤网络(或微波传输)、高清视频监控、物联网网关(LoRa网关、WIFI网关)、5G基站、照明

建设部署

(1)租用运营商铁塔公司线杆

(2)租用电力公司线杆

(3)租用路政公司照明灯杆

(4)自建线杆、风光互补供电

自建一根杆长大约在12米左右的铁杆,在铁杆上面合适地位安装一个可以水平360度、垂直90度旋转,36倍变焦的视频摄像头,设备箱可以安装在铁杆上,从后台指挥中心可以实时监视方圆5公里范围内的地带

摄像头参数:30倍光学变焦、400万像素,每路摄像机可对周围半径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考虑遮挡等情况)范围内进行24小时监控

3.5 耕地巡检管理系统

支持巡检任务、故障处理任务工单的创建及下发;支持故障处理预案的制定;支持故障处理报告、巡检报告上传及记录;

1、人工巡检设置

(1)系统功能:巡检任务、巡检计划、巡检路线、巡检单元、巡检项目;巡检执行、巡检分析(见IDM通用巡检软件使用说明)

(2)农田监督巡检记录与统计:政府执法人员巡护检查

2、物联网巡检

(1)无人机定线路巡检

按照规定的巡检线路飞行,并进行视频比对

(2)摄像头模拟轨迹巡检

按照设定的顺序轮询摄像头,以及控制云台切换等

 

3.5 耕地巡检移动端—巡检执法与上报APP

安全事件上报

事件处理

一键报警

事件统计

安保人员考勤管理

安保巡更

3.4 耕地事件管理派单处置管理系统

1、派单类事件处置系统(来诉即办,自上向下)

接单、派单、回执、督办、催办、处置前/中/后的语音、文字、图片、图像、参数数据汇报;结案、挂起等。回访、总结归档。统计分析。

2、网格员巡检事件处置(未诉先办,自下向上)

事件上报、事件查看、事件办理、事件核实、变更审批、事件统计

图片2.jpg

3.4 耕地事件管理移动端APP功能

1.基础数据采集上报:实现手机端基础数据采集和上报,包括人、地、事、物、情等,并基于基础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

2.事件管理:包括事件上报、查询、统计,形成事件上报处理的闭环管理,事件上报信息包括事件类别、事件等级、位置信息、图像、视频、录音、文本、人员联系方式等丰富的媒体信息;

3.巡更巡检:为工作人员提供巡更巡检功能,包括人员定位、巡查轨迹、在岗情况查看、排班管理、巡查管理、人员抽检、任务统计、信息群发等功能;

4.指挥调度:支持群对讲、分群管理、音频对讲、音频双工通话等功能,同时辅以图片、视频、文本等媒体信息以及物联网监测数据(如视频监控、位置、温湿度、门禁、电梯等),实现精准高效的交互式指挥调度

5.统计展示:对各类事件的分类展示。支持对不同业务种类的信息下探展示。

 

3.5移动端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应用(网格员/公众)

移动端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功能特色:

1.事件上报:随时随地通过APP/小程序/公众号上报发现的大事小情,包括事件类别、事件等级、位置信息、图像、视频、录音、文本、人员联系方式等丰富的媒体信息记录和上报。

2.分析查询:综合分析、综合查询等功能。

四.耕地管理指挥调度

 

4.1 耕地管理调度通信存在的问题

通信盲点:分散在人口密度低的农村农田中,一般运营商的通信的覆盖效果不好,而且偏远地区的基站强调信号覆盖,但带宽不太高。

通信安全和可靠性:传统150M/350M模拟对讲频段有限,易被监听,同时只支持语音通信。在耕地应用时有些区域没有手机5G/4G信号,通信手段单一;

不能适应新业务需求:随着行业高速发展,现在使用的通信工具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业务工作需要,譬如移动审批、耕地监控、巡查、通信、取证等。

便携性差:工作人员需要配备多种设备,电话、对讲机,设备众多不方便日常工作。

 

4.2 融合指挥调度系统

4.3 基于GIS的调度管理

支持对调度资源的圈选、框选。

支持对调度资源的轨迹显示。

支持对传感器点位的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