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010-51668966
客服热线:400-888-6298
24小时服务热线:010-5166896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六街康得大厦
网站:www.rdtcom.com
SZDB/Z 116.1— 2014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二)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二)
深 圳 市 标 准 化 指 导 性 技 术 文 件
SZDB/Z 116.1— 2014
1 总体架构
1.1 技术体系架构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划分为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
——感知层:承担采集与电梯运行、人的行为相关的数据。
——传输层:承担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监测数据传输到支撑层的数据汇聚节点。系统建设方应根据各类监测数据的传输流量和安全保密要求,选用合适的传输网络,保障数据的可靠传输。
——支撑层:承担电梯运行监测数据的汇聚集中以及上传。
——应用层:支持各市场主体的具体业务,其中监管应用、救援应用、公众应用为电梯监测系统的重点业务应用功能,其他应用还包括维保单位应用、生产单位应用、使用单位应用、检验单位应用等。
1.2 系统总体结构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由市级平台、企业平台和前端系统三大主要部份组成。
1.2.1 市级平台
综合监测和运用全市(区)范围内电梯运行数据开展服务的中心平台,由数据汇聚中心和业务应用平台组成 市级平台可通过数据汇聚中心连接获取监察数据库中存储的全市电梯基础数据及企业子系统的电梯监测数据,用于保障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服务提供。
——数据汇聚中心:汇聚来自各企业子系统的全市电梯运行监测数据,供业务应用平台调用。
——业务应用平台:通过运用数据汇聚中心的数据为市场主体提供电梯监测相关的公共业务服务主要包括电梯监管应用、救援应用、公共应用服务功能等
1.2.2 企业平台
承担电梯运行监测建设的企业用以监测和控制其所有安装并投入使用的前端系统的后端管理平台企业平台应至少包含数据汇聚节点和移动应用业务两部分。
——数据汇聚节点: 处理和汇聚其接入的前端系统运行监测数据。数据汇聚节点应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向市级平台提供数据接口,保证市级平台及时获取各电梯的运行监测数据。
——移动应用业务: 移动客户端企业平台必备业务,用于按公众及政府要求接受公众查询监督。
1.2.3 前端系统
安装在电梯内或附属于电梯上的用以采集电梯各项运行监测数据的前端设备总称 前端系统包含数据采集装置和提供监测数据的传感器或传感装置。
采集装置负责采集各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必要的逻辑处理后送到企业平台。
1.2.4 企业子系统
由企业平台和由该企业平台负责接入管理的所有前端系统组成 企业平台可接入一个或多个来自不同企业的前端系统,企业平台与接入管理的各前端系统间应通信正常。
2 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2.1 监管功能要求
监管功能应包括企业平台质量监测 救援监管功能 原始事件记录查询和群众投诉功能等。
2.2 救援应用功能要求
救援应用应包括救援资源管理、救援接警功能(电话呼救接警、手动呼救接警、自动呼救接警)呼救有效性确认功能、救援调度功能、进度显示功能、救援记录功能等。
2.3 公众应用功能要求
监测系统应向公众提供一个移动客户端,通过该移动客户端,公众可对电梯的运行情况反馈意见查询电梯运行数据。
监测系统应向公众提供电话呼救、手动呼救、自动呼救、乘梯时安全知识学习、遇事安抚等服务
2.4 使用单位应用功能要求
监测系统应向使用单位提供一个客户端用于接收监测系统提供的动态监测、救援管理、维保管理检验提醒等服务。
2.5 维保单位应用功能要求
监测系统应向维保单位提供故障提醒服务、检验提醒、维保提醒、维保结果填报等服务。
3 可靠性要求
无特别说明时,电梯故障的误报率应小于 3%,漏报率应小于 1%。